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豫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追心的王豫明

2015-06-18 14:25:05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林瑜
A-A+

  跨入2015崭新的一年,偶入杭州栖霞岭上的我,竟赏了新年里第一株“千年古梅”,它不是观景盆栽,亦非园区遗留树种,它是轻轻倚在墙上,用文人手卷的局部形式打开“梅”存于世间的本意。独守寒江雪,绽得孤欢影。

  如果用一种语言,说我醉了,你会送我轻薄。恰恰,它就是以轻云薄雾这样一片的色釉瓷上绘出梅颜清骨,这是栖霞岭上首次展出河南籍艺术家王豫明的《梅问》瓷绘作品。

  《梅问》,也正是在扪心自问我们每一人,天地间的事物,你敬畏了吗?在创作者王豫明的心中,如果他失去了敬畏天地万物,缺失了对人的谦卑,今天,他的作品恐怕很难吸引到求知真善美的你我。

  我们之所以今天在这里能与古梅接上地气,一遍又一遍地与白梅、红梅拂手掠风,轻声细语,是与王豫明传承古代大家遗留下来的梅花书画作品与咏梅诗词分不开的。在王豫明的瓷绘作品中,打破了印不过三的传统做法,多一个印章,多留下一名艺术家的金石,每一幅古梅画,也必是多得一扇观景的窗、一个世人的回眸。

  更确切地说,在沿袭传承和打破传统上,王豫明的《梅问》系列作品是建立在大师们古典和经典作品上的再创作,他的作品融合了“梅骨竖琴、岩梅合一、与天传香、树老凝梅、小梅初展等梅林千姿的叙述;打破传统的手法正是他结合了当下时尚的眼光,以另一种形式吹弹出《梅问》的严冬生机。瓷绘作品存在着不可控性,是由于色釉窑变的不确定性,随之带来的是可遇而不可求,亦不可问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内在联系,使《梅问》作品在可问与不可问中荡气回旋,架起了一个充满敬畏与期待的桥梁,这是对瓷绘创作的独有敬意。

  《梅问》瓷绘的背景色彩遵循古意,亚光白色釉的色泽,扑面而来的像是手中盈盈一握的古瓷小杯,因近而生易得之感,也如月光皎洁漏入窗台;磨砂釉的土黄色按王豫明的理解是传统色,它是与古梅相处的经典之色,是它,便是对了。王豫明的瓷绘作品是在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完成,他非常热爱景德镇的创作环境,他动情表露过,只要你在景德镇能沉浸其中,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这是一个异常享受的过程。

  王豫明双子座的两面特性,无疑是说明他性格中的自然特性驱使其不断尝试和追求新事物的勇气,他每一次的转身跨界却不留恋前景,宛如勇士。他早年从摄影起步,慢慢地,他的摄影领悟出追求拍出人物自然流露的精髓,也因此被陈丹青等多位艺术家所认同,陈丹青至今还在沿用他曾拍的一张私照,照片中的陈丹青吞云吐雾,思索时下。

  就王豫明的拍摄思想而言,其实很早便与国际摄影接轨,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然、真实的反映。自然的,也是世界的。这最初的成功是不是也延伸到今天他对《梅问》的注解,不抛却传承,但一定会注入当下鲜活的时尚自然元素,古梅入今园。

  王豫明,是自恋的,而他对自己的自恋不是孤芳自赏,是画着内心的得意,假如你被他的作品映入了心,他也许早移入别处风景,而你不必追赶,我们当追逐自己的心,去傲立自己的枝头。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豫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